配電室人力成本高、效率低,智能監控運維幫你忙!
配電運行及能源管理在寫字樓物業管理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,一方面其涉及到樓宇配用電的安全可靠性,另一方面用電支出約占物業管理成本的30%-40%。在個體人力成本不斷上升、智慧運營管理理念不斷滲透的今天,單純依靠人工值班、人工巡檢和人工抄表的傳統電力運維模式已經呈現出諸多弊端,正成為當下物業管理領域的一大痛點。
1、巡檢時間長,應急響應慢。樓宇配電室通常都需要人工巡檢,完全巡檢一次需要幾個小時,特別是巡檢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檢查疏漏,沒能及時發現故障隱患,導致應急處理嚴重滯后。
2、缺乏能耗數據監測統計。人工抄表費時費力,而且經常會有疏漏,抄而不用,用電情況不透明,后期缺乏有效的數據統計,導致設備加速老化,從而增加耗能。
3、用工難+低自動化,合理性差。傳統配電室需要全天候的人工駐守,用工多、自動化水平低,不斷上漲的人力成本,加上技術水平的參差不齊,導致高壓電工的用工貴用工難成為物業企業普遍痛點。反之,單純為了減員增效,偷人頭等潛規則做法則產生極大的合規性風險,安全生產管理這一達摩克斯之劍始終懸在頭頂。
配電室是是物業設備設施管理的重中之重,目前大多數物業公司依舊采用粗放的運維模式,無法通過表面現象看本質,以實現配電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如何能夠保證電力系統運行安全的同時,又可以提高物業配電運維管理水平、降低運維成本,成為物業急需解決的痛點之一。因此,利用先進的物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建設合理可靠的配電運維系統,來降低運維成本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用科技代替人工,實現降本增效
通過配電智能運維手段,能夠實現配電室365*24全方位、無死角、不間斷的集中化監控,所以電力設備巡視一周只需幾分鐘,實現少人、無人值守,簡化冗長的管理流程,降低值班人員勞動負荷;用電采集系統能夠大幅減少每個月集中、突擊抄表的工作量,提升抄表效率,全面取消專職抄表崗位,提高配電室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水平;利用移動端app實現集約化管理,對高低壓值班、運維人員集中調度,優化裁減,在運維質量提升的條件下,大幅度節約人工成本。
隱患預警,讓電力運維安全可靠
由于傳統運維方式沒有運行隱患預警手段,運行缺陷不能及時發現所以當遇到問題時,往往來不及做出有效措施,解決問題能力差。
根據秒級甚至毫秒級的實時運行監測、邊緣計算、故障研判和預告警管理、大數據安全分析等,再加上移動化應用和遠程集控管理,讓運維管理人員掌握配電系統的實時運行狀態,感知絲毫異常變化,讓配電系統運行安全真正可控、能控和在控。
優化運行策略,降低損耗成本
通過對三相不平衡、諧波、功率因數、變壓器負載率、需量等實時監測,以及基于大數據模型的運行狀態評價,動態評估配電系統運行狀態,挖掘在變壓器降損、力調電費與基本電費優化、負載均衡等優化空間,進而持續跟蹤和優化運行方式,提升配電運行的經濟性。
隨著北京市地方標準的即將出臺,配電智能運維模式正成為當下樓宇行業的熱點議題。過去很多業主方和物業方想做但卻不敢做,始終擔心合法合規性問題,糾結于要不要全天候值班、要不要少人值守運維等等。地方標準的推出可謂正逢其時,助力寫字樓數字化發展。
根據北京市地方標準《配電室安全管理規范》征求意見稿,基于智能運維的“無人值班”模式具有了正式的合法合規性,并且該標準還詳細規范了配電室智能化該如何建設。據了解,該標準的制定得到了北京市城管委等有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推動,其目的一方面是提升配電室運行管理的安全可靠性,這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,另一方面也是為行業減負,讓商務樓宇能夠借助新興技術手段破除傳統模式的桎梏。
配電智能運維是樓宇智慧化運營的典型場景,相信在即將出臺的地方標準的加持下,愈來愈多的業主方和物業方將收益于電力運維數字化。